金年会官方入口app介绍
你的位置:金年会官方入口app > 金年会官方入口app介绍 > 围歼黄维军团,用兵谨慎的邓小平,发出拼老命的号召
围歼黄维军团,用兵谨慎的邓小平,发出拼老命的号召

发布日期:2024-11-04 17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在解放战争时期,我军的三大战役已经宣告蒋家王朝的彻底覆灭。而在这三大战役中,淮海战役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。

这是因为,淮海战役不仅是我军以少胜多的战争典范,更是我军第一次有意识地主动地策划战场布局。第一次有计划地调动对方的部署,进而达成战略意图,第一次运用运动战与攻坚战相融为一体的综合战术。

也正是因为有着诸多的第一,一贯谨慎用兵的邓小平这才一改之前的作风,深刻领会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战略思想,毅然决然向几十万解放军指战员发出拼老命的伟大号召,迸发出敢打硬仗敢拼老本军事天才,取得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。

淮海战役

临危受命三军合为一统

1948年,以徐州为中心的双方布局已经成为国共两方面的军事对峙最新态势

尤其是随着中原野战军拿下宿县,事实上,在中原地区南线已经成为国民党军事集团的最后一条防线。

在这之后,蒋介石的首都南京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枪口之下,而国民党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也危在旦夕。

也就在这样的态势下,远在延安的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致电华野中野以及华东军区,决定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,而这个前委的书记就是邓小平。

邓小平

鉴于淮海战役的雏形逐渐成局,中央军委预计未来的战役规模还将会扩大。

眼下在徐蚌一带,为人民解放军集结着中原野战军的7个纵队15万人马,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36万兵力,再加上中原军区20万地方部队和华东军区30万地方武装,合计约60万之众。

这样一支庞大的武装,必须要有一个统一指挥的的首脑机关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华野中野分别有陈毅粟裕和刘伯承邓小平指挥,这对于即将到来的淮海之战也会带来诸多的不利,急需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。

华东野战军

中央军委之所以决定由陈毅,粟裕,刘伯承,谭震林和邓小平组成的总前委,也主要是考虑到两支野战军的统一协调,再加上中原华东两个军区,因此上淮海前委的担子很重。

为了形成强有力的指挥机构,这个总前委书记当属邓小平才能够胜任。更重要的是,能够协调华东和中原两支野战军的,非小平同志莫属。

对于以邓小平委书记的总前委,远在延安的毛主席自然很是放心。

特别是在以后的中央电文里,军委和毛主席一再强调,总前委可以临机处置淮海战役的重大问题,不必事事请示中央,由此可见毛主席对邓小平与总前委的器重。

华东野战军领导合影

捕捉战机调动强敌入瓮

此时的淮海地区,就像当年粟裕所形容的,完全是一锅夹生饭,真可谓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并且彼此之间的战斗距离也不过十几公里,有的甚至仅仅相隔几公里。面对这样的态势,说不紧张也是假的。

更为重要的是,现在在徐州到蚌埠一线,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很是强悍。诸如邱清泉的2兵团,黄维的12兵团,黄百韬的7兵团,宋希濂的14兵团,李弥的13兵团,孙元良的16兵团。

这其中不乏蒋介石所谓的五大主力,就军事力量而言,80万之众的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远超我军。

战场形势可谓是瞬息万变,尤其是对手的一举一动,都将对战局影响巨大,甚至会创造战机。

面对在数量和装备优于我军的国民党强敌,总前委要的就是在运动中寻求战机,伺机而动。

淮海战役

在觉察刘峙集团将要南下合拢的意图之后,前委决定抓起一点,围而歼灭。果不其然,第7兵团在西渡运河之后,位置突出,被解放军穷追猛打,终于在碾庄一带被合围。

而此时的战局其实并不明朗,黄百韬在友军的配策应之下,随时都能成为漏网之鱼。与此同时,解放军三纵九纵联手一举拿下宿县,至此,刘峙集团的南下之路完全被隔断。

这就带来一个问题,面对被包围的黄百韬,还是气势汹汹前来解围增援黄维兵团,解放军很难一口吃下。

这就好像是,准备了一桌酒席,却来了两桌客人,一时间,兵源紧张成为摆在前委面前的一件颇为头疼的大事。

国民党将领黄百韬

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熏陶之下时期,邓小平一直以思维缜密,谨慎用兵著称,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。在之前被委任为总前委书记的时候,邓小平就已经深刻领会毛主席的战略意图,淮海战役总前委其实就是解放战争转折时期的前敌总指挥部。

这一战役要是打得好,蒋介石的精锐力量将要在长江以北损失殆尽,这对于夺取全国胜利意义重大。要是把杜聿明的生力军放回江南,将会后患无穷。

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看重邓小平的格局意识,全局意识,所以才委任邓小平作为这场决定性战役的最后把关人。

在这样的态势之下,面对千载难逢的战局转折,邓小平以大无畏的气概,向60万野战军发出号令,就是要把坛坛罐罐砸烂,也要吃掉黄百韬!

这拿四川的话就是说,拼老命也要取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。

邓小平

三战三捷淮海战役成名

被围困在碾庄的黄百韬已经是瓮中之鳖,但现在的任务更加艰巨,一则是碾庄周围有敌军四个兵团前来解黄百韬之围,如何阻击将是一个大问题。

再一个,黄百韬之所以成为蒋介石的嫡系,其战斗力可想而知。围攻与打援同等重要,都会发生巨大的兵力消耗。

面对这样的胶着战局,面对黄维兵团的灼灼逼人,邓小平与总前委决定,拿出六个纵队解决黄百韬兵团,也只有这样,才能摆脱现在的包围与反包围的复杂被动局面,与此同时,阻击战也在碾庄周边三个方向同时展开。

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军事的角力,更是强大心理的博弈。

因为在此之前,我军一直是保护自己为主,伺机歼灭敌人的战争模式。

野战军奋起抗敌

这当然是因为在长期以来,不管是当年的红军还是以后的八路军,乃至后来的解放军,敌强我弱一直伴随着我军的成长史。

因此上淮海战役作为我军战争史的转折点,要实现中央在江北结局问题的战略意图,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战略战术,要在运动战中寻求战机,就必须要有拼老命的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,因此上也要改变我们的局部战术思想,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
拿下黄百韬这个难啃的骨头,华野很是吃力,然而打援的中野也不轻松。

东线,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拼死救援;西线,黄维12兵团兵临城下,在南线,还要抗击国民党的两个兵团北进解围,所有的这些带给中野,带给邓小平和总前委的的压力难以想象。

淮海战役

战争的精髓就在于能够坚持,战略相持的格局在22日这一天发生变革,随着粟裕在碾庄全歼黄百韬兵团的胜利,总前委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淮海战役也迎来第一阶段的胜利。

接下来,总前委借用战争间歇时间,在考虑如何扩大战果这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。邓小平分析认为,在冒头增援的国民党军队里面,北进的两个兵团并没有入邓小平的法眼。

而黄维兵团尽管气势汹汹,但长途跋涉,再加上又摆在杜聿明集团的前沿,位置突出,补给线又被中野给切断,无疑是当打之敌。

但问题也就来了,很明显,华野拿下黄百韬已经是筋疲力尽,必须休整。这样一来,原先在第一阶段打援的中野就要走到前台,担当围歼黄维兵团的重任。

杜聿明

当然,中野的任务可以说是非常艰巨,一方面,黄维兵团下辖四个军,外加一个特种纵队共12万之众。更何况他的第十八军号称国民党军“五大主力”之一。显而易见,黄维兵团是一块很硬而且难啃的骨头。

而反观中野,尤其是经过千里奔袭大别山,兵力消耗很大,尤其是装备极差。虽然算起来中野也有12万部队,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中野,要面对全美装备的黄维兵团,胜算真的不能看。

尽管如此,尽管反复权衡,总前委的刘伯承、陈毅和邓小平还是下决心与黄维兵团决一死战。

因为如此一来,不仅可以除掉蒋介石所谓的“王牌”,同时又能牵制淮海战局,实现在江北解决问题的战略意图。

陈毅

要吃掉黄维兵团,邓小平在中原解放军动员大会上,发出震撼人心的号召:

“人人都要有烧铺草的决心!这次围歼黄维兵团是非常艰苦的,也是非常光荣的。要消灭敌人,没有牺牲精神是不行的。

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,在华野的协助下,完成歼灭黄维兵团的任务。只要消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,中野就是打光了,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,这个代价是值得的!“

邓小平为粟裕分忧,号召中野将士“拼老命”作战。

当然,中野也不会打无准备之仗,按照刘伯承的分析,机械化部队最忌讳河网作战,因此上,只要守住南坪集桥头,黄维的七寸就会被紧紧地掐住。

1948年1月24日,黄维兵团犯险强渡浍河,就已经落入邓小平的胜算,这头曾经到处乱串的野牛,终于落进中野的口袋阵。

淮海战役

紧接着,中野全线出击,黄维兵团的4个军被紧紧压在宿县的双堆集。尽管黄维拼命顽抗,死守待援,但也挡不住覆灭的命运。

战局还在扩大,与此同时,杜聿明这个时候也坐不住了,连忙放弃徐州,南下前来救黄维,却不料被粟裕合围在陈官庄,难以动弹。

刘伯承见此状形象比喻说,这就叫吃一个黄维兵团,挟一个杜聿明集团,看一个李延年、刘汝明兵团。至此,著名的淮海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。

邓小平刘伯承

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,华野中野先是吃掉黄百韬的7兵团,然后是吃掉黄维的12兵团,同时包围了杜聿明的3个兵团。

最后共歼灭国民党军56个师共55万余人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。

黄百韬黄维淮海战役邓小平黄维兵团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